原创 Dr.X 超能奶爸DrX
你们知道“睡眠令”吗?
4月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孩子的睡眠时间,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今天我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个视频,让我很欣喜,有学校已经因此做出了改变:
还记得我们以前,即使困了,在课桌上趴着睡,睡一觉起来,不仅一脸压的书痕印子,还经常腿麻手麻,睡得不舒服,也不健康。
而视频里,学校专门开设了“睡眠课”,把阅览室、健身房改造成男女分区的“午睡房”,终于可以享受幸福的午休“躺睡”时光了。
午睡有必要吗?
当然啦,不然教育部颁布“睡眠令”是闹着玩的吗?
早在1986年就有关于“人类睡眠与觉醒的节律实验”中发现,人完全清醒的状态只能持续差不多4小时,4小时左右就会发困一次,在一天当中,人最容易觉得想睡的有两个时段——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
在这两个时段中,受生物钟的刺激控制,人体处于生理清醒状态的低潮,需要通过睡眠来再次保证自己恢复体力和精神。只是两者区别就是,午觉睡的时间短,晚上睡的时间长。
听听孩子的睡后感受:
“上了中学后,课业压力增大,每天总是睡不够,一到下午就打瞌睡。自从学校增加了‘午睡课’,我下午上课精神好多了!”
“学校的睡眠软垫非常舒服,中午睡完觉精神好多了,下午上课再也不会打瞌睡啦!”
“午睡教室温度适宜,躺着休息比较舒适。学校还贴心地准备了眼罩,方便入睡。虽然我没有完全睡着,但是多睡觉能帮助长高哦,我很喜欢学校的午睡安排。”
不想午睡可以吗?
孩子需不需要午睡,其实很简单,就取决于一点——晚上睡够了没有。
然后判断孩子是不是睡够了呢?一般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表现,也就差不多能掌握了。
1.情绪不稳定,敏感、易怒、粘人
先别说孩子,即使是我们大人,只要没睡够情绪上就会比较敏感,而且易怒。加上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要更差一些,可能只一点小事,碰上没睡够的孩子,就能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2.睡不醒、睡不够
早上教孩子起床困难吗?如果碰上没睡够的孩子,那么无论是晨起还是午睡后叫起床,孩子都需要家长一次又一次叫醒。而且,早上应该是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刻,可是如果孩子没睡够,可能会吃着早饭还打着瞌睡。
也可以参考这组睡眠时长数据:
0~3个月的孩子,每天需要睡眠时长为14~17 小时;
3~12个月的孩子,每天需要睡眠时长为12~15小时;
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睡眠时长为11~14 小时;
3~5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睡眠时长减少到每天 10~13 小时。
6-17岁的孩子,一般正常每天8-10个小时就够了,和成人已经差不多了。
孩子越小,越需要午睡来补充。那么,午睡多长时间合适呢?这个也是要分年龄段的。
��
如果是48个月以上的孩子,就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安排午睡时间,但最好也不要超过1个小时。
午睡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不要趴着睡
首先趴着睡不舒服,这种姿势使颈部前倾,与颈椎的生理弯曲相反,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颈椎变形,颈部肌肉疲劳,引发颈椎病。
此外,趴着睡觉还影响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休息的目的,反而加重疲惫感。
这也是很多学校建“睡眠区”“睡眠房”的原因。
2.安稳入睡
刚吃过午饭时,体内大量血液流向胃,大脑供氧明显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应该吃完饭休息30分钟,等待食物消化后再进行午睡。
3.醒后慢起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午睡醒来后都不能立刻就站起身。先调整好呼吸、活动活动手脚,给大脑充分的觉醒时间,再慢慢起床。
Dr.X说
睡觉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千万不可小视。
不知道你家孩子午睡吗?每次睡多久呢?
原标题:《为什么教育部要求孩子必须午睡?不想午睡怎么办?真相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