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个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降低盐值」,但效果似乎不太好。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每人每天平均食盐的摄入量为 10.5 克。
尽管这个数据比 2002 年下降了 1.5 克,但仍然远远高于建议的 6 克摄入量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多吃盐呢?其实用 8 个小问题,就能测出有没有吃盐过量的风险(基础分为 8 分)。
是否喜欢吃带咸味的主食?咸味主食:如各种饼、花卷、拉面、方便面、小面、炒饼、炒饭、以及皮蛋瘦肉粥、鱼片粥等。
喜欢吃,扣 1 分;不爱吃,不扣分。
主食加工品中往往含不少盐,除了防腐和调味作用外,还能让一些面食更「筋道」,更有嚼劲。
2013 年之后,我国已经强制实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每个产品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其中都要求注明钠的含量。
在购买加工主食品时,最好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看看同样重量时钠含量的差别,建议选那些既好吃含钠量又比较低的产品。
是否喜欢吃加工肉制品?
加工肉:如咸肉、火腿、培根、香肠、灌肠等。
喜欢吃,扣 1 分;不爱吃,不扣分。
在加工肉制品中加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防腐,因为高盐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二是改善品质,盐有助于提高肉制品的保水能力。
但这些产品的盐含量真的非常高,如果每月吃两三次是可以的,但不建议经常吃。
是否爱吃「高盐值」零食?「高盐值」零食:比如薯片、锅巴、话梅、蜜饯、甘草杏、鱼片干、鱿鱼丝、肉松、牛肉干、调味坚果,以及豆腐干、辣条、麻辣豆腐等咸味零食。
喜欢吃,扣 1 分。不爱吃,不扣分。
这些食品中往往要添加食盐用来调味或防腐,是零食中的「含盐大户」。
比如甘草杏的盐含量高达 6.54 克 / 100 克,只要吃一袋,一天的盐都够了。
吃饭时是否喜欢加「下饭菜」或调料?喜欢下饭菜或调料:吃饭时已经有咸味的菜,还喜欢用各种香辣酱等咸鲜味调味料配着吃「提味」,或者加点榨菜、腌菜、酱菜、酱豆腐等咸味小菜。
喜欢吃,扣 1 分。不爱吃,不扣分。
这些咸味小菜和调味料中都含有不少盐,比如各种佐餐调味酱中的盐含量高达 5%~8%。此外,豆豉、蚝油、海鲜汁、虾皮、海米等配料,也都含不少盐。
假如菜肴当中使用这些调味料或配菜,就要相应减少食盐的量,甚至不放盐。
是否爱吃甜咸口味的菜?甜咸口味的菜:比如糖醋里脊、京酱肉丝、鱼头泡饼等味道特别浓厚的菜肴,以及加糖的红烧肉、侉炖鱼等。
喜欢吃,扣 1 分。不爱吃,不扣分。
在食物的调味当中,盐和糖之间有奇妙的相互作用——菜里放点糖,就能掩盖咸味。
问题在于,感觉不怎么咸,会让人们不知不觉吃进去更多盐。
此外,甜饮料、冷饮、甜点等甜味加工品中往往也含有少量的盐,应该尽量少喝。
是否喜欢喝咸汤,还不止喝一碗?咸汤:就是有咸味的汤。
喜欢喝,扣 1 分。不爱喝,不扣分。
大多数餐馆的汤,含盐量在 0.5%~1.0% 之间。
如果每餐多喝一碗汤(约 200 毫升),按较低含盐量 0.5% 计算,每日喝2碗汤,就等于多吃了 2 克盐(一天推荐摄入量的 1/3)。
建议在外吃饭时尽量少喝汤,直接喝白水或茶,自己熬汤时少放盐。
是否经常吃外卖?经常吃,扣 1 分;不常吃,不扣分。
人们在外餐时感觉味道很「足」,比家里的饭菜「过瘾」。
这是因为放的盐和增味剂(味精、鸡精、酵母水解物等)更多,也就导致吃下去的钠(盐)非常多。
吃火锅、饭卷、蘸酱菜时,是不是喜欢加很多蘸料?是,扣 1 分;否,不扣分。
虽然火锅、饭卷、蘸酱菜等食物本身含盐量很低,但蘸料往往都是高盐食物,吃多了必然会导致盐摄入量超标。
建议蘸料尽量少加一点,吃的速度慢一点。
不妨尝试在蘸料里多放些醋,或是少量放些芥末、鲜辣椒等,用它们的刺激性风味来替代盐对味蕾的刺激,让不那么咸的菜也显得比较好吃一些。
怎么样?最后得分是多少?
分数越低,日常吃盐过量的风险越大,当早一点改变饮食习惯吧!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