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神经调控技术。
经颅磁刺激对运动皮质的非侵入性磁刺激具有安全、无创和无痛的特点,使其成为评价皮质脊髓通路和皮质延髓通路功能整合的常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1.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MEP是TMS作用于大脑运动皮层时,在目标肌肉上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MEP测定是评估皮质脊髓束(锥体束)完整性和运动通路功能的核心神经电生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手术监测和康复评估。可以反映中枢运动传导通路(大脑→脊髓→肌肉)的完整性。用于评估皮层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神经调控治疗效果。
操作步骤
①定位运动皮层
使用国际10-20系统(C3/C4对应手部区域)或导航TMS精确定位M1区。
②确定运动阈值(RMT/AMT)
RMT(静息阈值):放松状态下诱发≥50μVMEP的最小强度。
AMT(主动阈值):轻微收缩时诱发≥200μVMEP的最小强度。
③记录MEP
给予单脉冲TMS,记录目标肌肉的MEP波形(潜伏期、波幅、面积)。
展开全文
2.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
CMCT是评估运动通路完整性的重要神经电生理指标,反映从大脑皮层到脊髓前角细胞的传导时间。广泛应用于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脑卒中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CMCT延长见于皮质脊髓束的传导减慢,提示皮质脊髓束的受损,如轴突受损或脱髓鞘变化。如多发性硬化患者的 CMCT明显延长,中风患者运动阈值增高,CMCT延长等。
作者介绍
文 图 |郭文娟
编 辑 | 孟丹丹
一 审 丨 张玉良
二 审 丨 李红俊
三 审 丨 王延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